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初三年级政治下册说课稿范文-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3-28 20:23:45


说课稿对我们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能够让我们掌握老师所讲内容中的重点知识,这样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题目,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同时也是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与认清基本国情以及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等内容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教学活动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接下来我就说说学情。

2、学情:九年级学生已经通过历史、地理等科目的学习,对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况且这是复习课,基本的知识学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能难以调动。教学设计一定要有吸引力和针对性。

根据课标和教材的结构以及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3、复习目标

①知识目标:知道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

理解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激发学生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竞争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4、复习重点:

知道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

5、复习难点:

理解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教法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采取情境创设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分组竞赛法、教师点拨法

下面我再说说这节课的学法。

三、说学法

合作探究法、综合归纳法、课后延伸法。

关于教法和学法我还将结合教学过程具体阐述。

四、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②明确目标--合作讨论 ③归纳整理--形成网络 ④时事链接--巩固应用 ⑤诗歌吟诵--情感体验 ⑥课外拓展—知行合一六个环节,其中③④⑤⑥四个环节又穿插在分组竞赛活动之中。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出示一组太湖美景图片,师问:谁知道这是哪儿的美景?生说。师说:这是太湖。有一首歌叫《太湖美》,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句。多媒体演示前几句歌词。“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 师说:多美的地方啊!现在请大家再看这几幅画面(多媒体演示)。问这又是哪里呢?这也在太湖。屏幕出示有关太湖蓝藻事件的背景文字。有位网民把刚才那首太湖美的歌词进行了这样的改动:“……水边蓝藻蓝,水底淤泥黑,臭水流进千万家,垃圾绕湖蚊虫飞……”师:看了这两组不同的画面,你有什么感想?生:(各抒己见,)

师: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为了我们的生存,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为了加深对这方面的认识,今天我们再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复习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屏幕显示课题)

(在引入的环节里,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创设情境,通过两组反差极大的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然后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明确目标----合作讨论

出示本节课的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①.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什么? ②.我国面临怎样的环境形势?

③.我国的资源现状是怎样的? ④.怎样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⑤.计划生育的目的意义与要求是什么? ⑥.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⑦.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⑧.我国实行哪些基本国策和战略?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弄清每个问题。并加深了解,其间老师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复习目标明确,事半功倍。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效率。)

接下来告诉学生将进行分组竞赛的课内活动,首先让学生明白活动内容和形式。内容为复习要点以及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形式为分组竞赛,全班同学分为左右两组;题型为自选题、必答题和抢答题。其中要点的识记和再现为自选题或必答题,时事链接及诗歌吟诵为抢答题。(几种题型的设计,难度有别,能调动不同层次的同学参与的积极性。)

活动布置后再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对复习要点进行识记和理解。接着进入第三个环节:

3.归纳整理----形成网络 通过对复习要点的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自选题和必答题的竞赛,师生完成对本课知识的归纳整理并形成网络。知识网络如下:

国策   国情 战略

对外开放  ← 初级阶段 → 科教兴国

计划生育  ← 人口剧增

保护资源 ← 资源短缺 → 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 ← 环境恶化

从网络图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出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那就是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是由我国的国情及国际形势决定的。

知识网络化,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复习的内容。

4.时事链接----巩固应用 通过第一环节的较量,两组学生在得分上可能有了差距,这使他们更迫切想通过最后的抢答题来缩短距离或加大获胜的砝码。这时老师先后出示以下三段时事材料供学生阅读,然后出题抢答:

材料一:有关十七大又好又快的发展的新提法的材料

(问题: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提法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有关“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的材料。

(问题:这一成果的取得跟我国实施什么战略有关?)

(问题: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材料三: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材料

(问题:这一决策是根据我国的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制定的?)

(分组竞赛的方式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课堂内会出现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局面,学生的思维将处于极度活跃的状态。结合最新的时事材料来复习,自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诗歌吟诵----情感体验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经过紧张激烈的分组竞赛,课堂的节奏也该舒缓一下,接下来进入诗歌吟诵,情感体验的环节。

出示了一幅名为“苦难的母亲”的有关地球的漫画和一首名为“地球母亲”的诗, 老师朗读诗歌:

地球 母亲

宇宙中,你是我们生存的唯一

我们所有的所有,来源于你

而你的青发,已寥寥无几

你河流的脉搏,已频繁间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情感的投入,要感动学生得先感动自己)

接着出题抢答

①这首诗反映出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那么,人类共同的选择是什么?

②为了保护地球母亲,请你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词。

③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你打算做些什么?

第二问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会被推到最高潮。上课时我曾听到学生这样的回答:保护地球,人人有责;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有很多我们连想都没想过,真是妙语连珠,精彩纷呈。第三问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激发学生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也是落实新课改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复习目标。这些活动的设计正应了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常说的一句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至此课内活动结束,老师略做小结。鼓励表扬学生。

最后教学进入最后一个环节

6、课外拓展----知行合一

布置课后作业(三选一):

①搜集与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有关的时事材料或身边事例。

②、为所在小区或为太湖周边居民写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③、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几件实事。

(上课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终结,通过课后练习把对知识理解引向深入。)

复习课难上,是因为所涉及的知识已没有了新鲜感,如何激发学习热情,吸引学生注意,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采用分组竞赛法;最新时事材料链接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手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我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愿努力探索,让每一堂课都情趣盎然。

5、(3)依法治国原则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③依法治国的本质: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④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⑤实行依法治国的要求。第一,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第二,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第三,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第四,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和普法教育工作,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重点难点导析]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体现国家性质,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国家职能对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又具有能动作用。(2)国家性质决定着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制定全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处理国家的经济文化和对外事务等方面,都充分表现出其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2.关于依法治国问题

(1)全面领会依法治国的含义,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依法治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依法治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的客体———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

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依法治国的意义————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国家长治久安

(2)依法治国对国家机关的要求:总的说就是严格依法办事,反对各种执法犯法行为。不要以为只有司法机关才是执法机关,实际上所有的国家机关都是执法机关,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只是各国家机关的职权不同,依法办事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对立法机关的要求:一是加强立法工作,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二是依法履行法律实施的监督工作和对其它国家机关的监督职责。

对行政机关的要求:依法行政。明确各级政府也是执法机关,且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但行政机关不能越俎代庖,不得干涉司法机关的工作。

对司法机关的要求: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司法机关一般指法院和检察院,广义上还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法院和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后三种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部门。

4、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

首先,两者有以下区别:

第一、含义不同:以德治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第二,基本要求不同:以德治国,以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立法机关要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

第三、范畴不同:以德治国,属于思想建设范畴;属于精神文明。依法治国,属于政治建设范畴,属于政治文明。

第四、手段不同:以德治国依靠道德的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依法治国,以法律的权威性、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其次,两者还有密切的联系:

第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者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使人民群众真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必须把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于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具体政策中。

综上所述,以德治国法治国之间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3、法治与人治、法制

(1)法治与人治区别

①二者基础不同。人治是建立在个人专断与独裁基础之上的,而法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

②二者特点不同。人治呈现出随意性、多变性的弊端,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能有效地制裁违法的行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

③二者体现的原则不同。人治体现不平等的原则,而法治体现平等的原则。

(2)法治与法制最主要区别

法制一般是指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简称法律制度。而法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立法、执法等多个环节。

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即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已由过去的立法为主过渡到立法和执法并重,突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5.“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上平等。

(2)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

(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反对一切特权。

(4)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不平等。

二 依法治国 和以德治国

[背景材料]

(一)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1. 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性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洽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2.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方针目标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人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

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是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3、一年来国家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措施

(1)加强立法与实施。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制定。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这是一部旨在动员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生产和服务企业推行和实施清洁生产的法律。②《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第一部以人口与计划生育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法律,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该法的施行标志着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法律地位,为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综合治理人口问题提供了法律保证;结束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政策和地方法规调整的局面,开始全面纳入法治化的轨道。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将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已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⑤《安全生产法》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实行。国家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依法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2)依法行政。①2002年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②2002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成立支付交易监测处和反洗钱工作处,并向洗钱犯罪宣战。③2002年7月17日,公安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国公安机关8、9两个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抢劫、抢夺(双抢)等多发性犯罪专项斗争。④2002年9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曝光一批价格瞒骗走私违法犯罪企业。

(3)党的领导。2002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在京举行“严打”整治斗争调查汇报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强调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活动。罗干要求,要进一步突出重点,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依法严惩黑恶势力及其后台、“保护伞”。还要求要认真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

(4)公正司法。①2002年5月28日,全国检察机关职务侦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最高检察院院长韩扦滨强调加大办案力度,严查职务犯罪。②2002年8月原南丹县委书记万瑞忠因受贿罪和在“7.17”矿难事故中犯有滥用职权罪被判死刑。③2002年9月长春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宣扬邪教“数学”案件被告人被依法惩处。④2002年11月,北京高院对朱小华受贿案终审判决。

(二)深入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1)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2)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4)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公民道德建设

(1)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新的步伐。但是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2)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4)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方针原则。②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类文明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②方针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坚持继承沈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稳定。

[简要理论分析]

依法治国

(1)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所依据的宪法与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中共又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法治国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方针目标及中共中央法治委员会举行“严打”整治斗争调查汇报会并提出有关要求就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2)怎样实现依法治国。要实施依法治国原则,其中前三项要求是:立法机关按法定程序制定法律;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一系列法规;国务院发出的有关通知、中央银行宣布向洗钱犯罪宣战、公安部开展打“双抢”活动;韩行滨强调加大办案力度、犯罪分子被判刑等等,分别体现了上述要求。

(3)国家职能。严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双抢”、对犯罪分子判刑等,都体现国家的专政职能。

(4)对人民负责原则。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切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严打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双抢”、对犯罪分子严判刑等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5)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执法与守法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之一是“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对党政领导干部中的腐败分子判刑就体现了这一点。

上文是学大教育网精心为大家准备的题目,希望我们能够从阅读说课稿中获得进步,更多的说课稿请关注学大教育网。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