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定风波意象及含义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05-30 20:32:35


想要学好一首词,需要我们了解词的意象的含义,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理解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中有所感悟,定风波这首词在高中的学习中是重点,我们应该重视。下面是学大的专家为大家总结的定风波意象及含义。

定风波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体裁:词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①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

②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③吟啸:吟诗、长啸。

④芒鞋:草鞋。

⑤烟雨:烟波风雨。

⑥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⑦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

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穿着草鞋,拄着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赏析】

这首词作于无丰五年(1082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这首词作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从这首词里,我们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我在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有人生观。“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界中风雨阴晴变化莫测,不要管他,如果不在乎风风雨雨,也不必盼什么天晴了。这就是“了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含义。也是本词思想意义的深刻性之所在。本词构思新巧,以微显巨,从遇雨之吟啸升华为人生之超旷,“风雨”意象面为人生灾难与厄运的象征。全词见出词人对人生风雨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旷达胸怀。从这首词里,我们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我在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有人生观。

同学们通过定风波意象及含义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该试着去总结和整理古诗词,这样我们的成绩才能逐渐的提高。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