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升初择校政策有哪些变化?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03-17 17:05:29
上海小升初教育政策是每年都在改变和完善的,对于教育也是每年都受到社会人士极大的关注。教育可以培养服务于人民和国家的人才,政策也是很重要的,也是每年都在不断的完善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小升初”渠道多达10多种,在五花八门的“小升初”渠道中,最主要的有“占坑班”、“点招”、推优、特长、电脑派位、共建、“条子生”等。
受教育者的权利维护,是当前治理教育问题的根本。
可以说,“小升初”乱象,是“集全国之大成”的,所有可以采用的手,都采用了。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之一,是有关部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的努力还不够。
其实,早在2006年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就成为各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首要责任,但遗憾的是,该法中的诸多均衡条款,比如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班、重点校,落实得并不理想。
实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至少应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转变教育政绩观,明确政府的责任是保障公共教育,而非制造“拔尖教育”。过去30多年来,在高考制度的牵引下,我国各地的教育政绩指标,都围着当地“教育出人才”而设计,为此,教育资源的配置普遍采取“锦上添花”式,地方政府关注名校、优才生,远高于每一所学校的均衡发展。这种教育发展观,是与政府应当承担的教育责任相悖的。但是,目前这种教育观还十分盛行。
其次,增加义务教育投入,加大省(市)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从目前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措施看,还基本沿用传统的以县乡财政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而这一机制,正是造成目前义务教育存在严重的区域、城乡、校际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这一传统机制下,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就有相当难度了。从发达国家发展义务教育的经验看,由中央或省(州)政府统筹教育经费是普遍做法,这可保障区域内的学校按照同一标准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
再次,赋予受教育者参与教育决策、监督、评价的权利。目前,该增加多少教育经费、增加的教育经费投向哪些学校、这些学校的使用效果如何等等,都是相关部门说了算。其结果是,相关部门想增加就增加,不增加公众也没办法;想投给谁就投给谁,即使知道不合理,一般也难有作为。如果在制订教育拨款预算时,有公众参与的渠道;如果在制订学校收费政策时,要事先听取受教育者(家长)的意见;如果一个地区办教育的好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不是由上级部门操作,而是交由社会评价,甚至可以根据社会评价结果决定学校是否继续开办,这些不正常现象,应该会受到遏制。
上海小升初择校政策,也是有着明文的规定和方法的。我们在帮助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需要掌握很多正确的准备,对于孩子的择校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小升初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的努力学习。
热门资讯

-
★上海小升初民办校通过什么方式报名
2018-11-09 -
上海现代化寄宿制中学【上海市位育中学介绍】
2018-11-08 -
★2019年上海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
2018-11-08 -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自主选拔笔试答卷参考
2018-11-08 -
★2018年复旦大学自主选拔笔试答卷参考
2018-11-08 -
上海中考英语补习班收费是怎样的
2018-11-07 -
2019年上海市中考零志愿录取规则及性质
2018-11-04 -
2019年上海市各区县中考招办联系方式参考
2018-11-04 -
在上海想找一个初二数学家教到哪里找
2018-11-04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